台州医院检验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实验诊断中心,是全国首批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台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挂靠单位。于1954年第三季度正式建科,下设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及急诊检验等五个专业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4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7人,硕士7人,本科学历59人。 发展历程 检验科始建于1954年,共有7名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显微镜、离心机和水浴箱,手工操作开展三大常规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4人,规模居全省前列。 1978年12月7日,王家驹等的课题《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现及国内首次培养成功》获全国首届科技大会奖。 1984年引进第一台半自动生化仪,开启了自动化检测征程。 1985年12月引进放射免疫技术,开始了免疫定量检测。 1989年12月28日,台州地区临床检验中心成立,址设本院。 1996年引进定性PCR技术,开展乙肝、性病、结核DNA检测。 1997年引进Access全自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仪,象征着免疫检测的自动化。同年引进第一台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血培养仪。 2001年12月,检验科第一代科内LIS系统启用,实现仪器数据到中文电脑传输(单机版),告别手写报告时代。 2007年实现LIS升级,全面实现条形码管理。 2008年1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10年5月引进了5S现场管理,工作效率、质量、人员素质有较大提升。 2010、2011年分别获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社会发展项目科研立项。 2012年,被评为台州市“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12月通过ISO15189实验室认可。 2013年6月在美国UL团队指导及医院支持下全面启动实验室精益改进,逐步建立持续改进框架。同年在科室开展胸腹水细胞形态学检验等项目,科室科研小组活动正常化。 2014年获全国首批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5年开展17种分枝杆菌分子鉴定、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华法林、氯吡格雷等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弹力图等项目;完成了第一个执业医师的培养;8月底建立了恩泽检验临床沟通平台。 2016年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立项,被评为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在院内推广出、凝血、发热等临床诊断路径等;尝试发动全员参与A3改进,人均工作量创新高。 2017年成立精准中心,推广个体化分子检测、遗传病基因诊断。 硬件设施 检验科由临床基础检验(恩泽A区一楼)、急诊检验(急救中心一楼)、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检验(老门诊挂号室二楼)、生化、免疫检验以及科研平台(老门诊五楼)四个单元组成。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工作用房1350平方米,就医者候诊面积150平方米。检验科所有实验室严格按照生物安全防范要求改建和装修,近10年,医院为检验科投入2000余万元先进设备。检验科现有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学全自动分析流水线、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设备。 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 科研:2010年至今科室发表中华等一级核心期刊论文100篇,其中SCI论文9篇、中华系列论著22篇;以第一主持人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省科技厅课题2项,厅、市级课题9项,横向合作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2项。 教学:检验科不仅重视临床常规检验工作,同时也不断加强教学和科研建设。目前承担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台州学院和绍兴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医学检验专业20余名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同时承担台州市兄弟医院检验人员进修任务。2008年开始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7名,在培3人。近五年接收本科生实习带教81人,大专生15人,进修生20人。2014年获全国首批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术交流:2007年以来,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台州市检验医学年会和临床检验中心工作会议,2012-2015年分别举办国家级与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诊断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2016年开始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性化分子检测进展》。近五年间外送年轻骨干进修共12人次,外出学术交流三百余人次,提高了业务骨干的专业水平。 学科特色: 1.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诊断:在省内较早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病、Ⅰ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全、标本多,年检测约三万余例。 2.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开展以来检测约1万例,发现肿瘤细胞阳性率约占7%,还发现新型隐球菌等病原体,为恶性肿瘤转移、结核性胸水、化脓性积液、非特异性炎症等提供诊断依据,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出血与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在省内较早开展凝血因子、抗凝、纤溶物质、血小板聚集、血栓弹力图、Ⅹ因子活性等检测,也开展了华法林、氯吡格雷代谢酶耐药基因检测,目前该类项目在我院的脑外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急诊ICU、血液科等多个科室得到应用,为抗凝药物效果和出血风险监测、血栓、易栓症、溶栓、DIC、出血性疾病等诊断提供依据,发现了一些血友病、蛋白C、纤维蛋白原等缺乏家系,诊断继发性血友病A、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FXI因子基因突变等疾病,在抗凝药物个体化基因检测有一定意义。 4.免疫固定电泳:开展以来共检测一千余例,发现近三百余例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增殖病例;在血液科、肾内科、肿瘤可和骨科得到广泛应用,为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疾病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5.临床病原菌鉴定及耐药监测:开展MRSA耐药基因检测,17种分枝杆菌鉴定、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等监测、结核培养和药敏等。其中分枝杆菌鉴定阳性约占36%,为临床结核快速鉴别诊断、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耐药与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不同标本类型如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肺泡灌洗液、尿液、脓液和骨组织均检出分枝杆菌,较传统结核分枝杆菌鉴定缩短4-8周,同时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鉴定手段,弥补了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无法鉴别NTM不足。 6.治疗药物监测和骨代谢指标检测:省内较早开展抗排斥药物、抗癫痫药物、抗心率失常、抗哮喘等药物,年检测约三千余例;骨代谢标志物有: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断测定和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年检测约两万余例。 服务能力 检验科开展项目齐全,是市内开展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检验技术先进、专业设置齐全的临床实验室,除承担医院门急诊、住院患者、体检中心等标本的检测外,同时承担集团内和台州市部分基层医院特殊项目检测,年业务收入超亿元。同时对所有标本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结果准确、及时和有效。全开放式采血窗口,专设儿童采血窗口,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冬天给座椅加棉套、按压5分钟温馨告知、采用电子叫号系统、报告单自助打印、报告单网上、微信自助查询,体液窗口与洗手间相通,避免病人尴尬地拿着尿液粪便到处跑等),持续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报告时间,2011年被台州市授予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质量管理 检验科极力倡导精益医疗、六西格玛管理、5S现场管理、PDCA/“1+3”持续改进管理理念,引进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关注质量环节,开发、优化网络功能,建立卓越运营和持续改进文化,全员参与,每年完成质量改进项目百余项,使检验科在质量、服务、安全、效率等方面逐步完善,不断满足医、患需求。 1、ISO15189实验室认可,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2、实验室5S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 3、实验室精益管理: ![]() 4、标本计算机全程监控,保证标本安全。只要一打印条形码,您的标本就被及时、安全监控,不存在标本丢失危险。 5、标本条形码识别和管理,只要您的标本被贴上条形码,您所有的检验信息将被自动识别,就不会出现信息和标本错误。 6、在门、急诊和生化免疫室设置常规项目报告时间(TAT)预警显示屏,对门、急诊常规、生化和化学发光等检验报告进行TAT监控。 7、危急值计算机监控,网络报告。当出现危及生命结果时,我们将及时发现、核实并及时报告医生和病人 [学术地位] 台州市“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于2016年荣获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支撑学科;2012年通过ISO15189实验室认可,是台州市首家、浙江省第四家全领域通过ISO15189认可现场评审并获证的医学实验室;是全国首批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示范实验室。 [技术优势] 本学科已开展了近600项检测项目,近年来重点引进和开展分子诊断高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病原菌快速诊断、个体化用药选择、产前筛查及白血病等诊治水平,预示着本学科实验诊断水平达国内先进行列。如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个体化基因检测、基因芯片法鉴定17种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等高新技术;同时在疑难杂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血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诊治结合指南,以实验诊断路径方式规范全面为临床提供帮助,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作为台州市区域检测中心,承担台州市内各级医院送检标本每年约3万余份,其检测技术辐射台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作为省级示范实验室和市临检中心承担台州市专业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承担台州市内专业疑难问题咨询和解答。 [研究方向] 1、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2、肿瘤转移与分子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肿瘤监测、预后指标的临床大样本分析;3、病原微生物的鉴定、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