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IVD从业者网 | 编辑:锁炎 | 凝血作为IVD市场容量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市场,近期中国凝血市场的争夺可谓十分激烈。去年9月,凝血巨头希森美康推出了新一代的凝血分析仪CN-6000系列;十几天之后,罗氏诊断在中国上市了三款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正式进入凝血市场,外企对中国凝血市场的这么重视,内资企业也丝毫不弱。 去年赛科希德的成功上市,今年年初安图生物与日本积水合作推进凝血实验室自动化,近期安图生物收购希肯医疗,正式进入凝血市场。此外,还有众多的国产凝血小厂获得一轮又一轮的融资,频频见诸媒体,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对于凝血赛道而言,外资产品已经占据了优势,未来市场的转机会出现在试剂和国产的流水线上,这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似乎就能理解罗氏和贝克曼的逻辑了,罗氏在上线了自己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之后,凭借平台优势,立马跟九强合作,国产化试剂部分,这样既发挥了平台优势,又形成了市场优势,不可谓是一举两得。
近些年来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各大IVD巨头在国内市场纷纷加码本土化策略,一方面在苏州开设工厂、建设本土化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和各大国内IVD企业展开商业合作,这将是未来进口IVD企业的一大转型趋势,单纯只做产品和设备的销售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内政策发展的需要了。 当然了,这也是我们国家政策的高明之处,纯粹的贸易关系只能产生利益上的链接,只有更加深度的战略合作,本土化运营才能将人才和资金留在国内市场,才能孵化出自己的生态链企业。 所以我们也不用每天都喊着“国产替代,限制进口”之类的大标语,偶尔振奋振奋人心,作为IVD从业者更应该做的事,应该是专注产品、专注服务,然后去和世界的品牌一较高下。 关起门来,我们有优势,可以活下来,但是我们终究是要走出去的!因为国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世界才是个大舞台,很多人说我只想做个小而精的公司,没问题呀!择一城而终老,遇一人而终老,在生活中也是一桩美谈,更何况是在工作上,对吧! IVD外企的政策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不得不承认,外企依旧集结着很多优秀的人才,优质的资源;但政策向好,已经慢慢的出现人才回流,未来国产IVD企业的兴起一定是基于组织、产品、人才等全方位的兴起,在这个趋势下,未来IVD行业将会看点满满! 参考资料:九强生物公告,艾科达官网等,部分观点代表作者锁炎的个人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