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4]。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道,全世界宫颈癌发病率约每年50万,其病死率每年约23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5]。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正在有计划的开展妇科疾病,尤其是对宫颈疾病的防治。现阶段,随着人们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20-29岁的女性宫颈癌者数量逐渐增多[6]。已有临床学者[7]通过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女性性行为、生活方式、婚育状况、口服避孕药相关。因此,如何有效筛查宫颈癌是临床研究热点及重点。
现阶段,临床应用较成熟的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测、HPV检测、宫颈组织活检、阴道镜检查[8]。巴氏涂片是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常见方法,是规范化诊治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第一步。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最先于1941年巴氏发表了关于阴道涂片对诊断宫颈癌价值的论文,开创了新的筛查方法。该检查方法是一种简便及低廉的筛查宫颈癌的方法,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9]。但巴氏涂片有着较高假阳性率,可能是因为涂片质量较差,细胞高度重叠、黏液及血液过多,直接覆盖了不正常的细胞。随着新一批细胞制片技术及诊断技术的出现,巴氏涂片检查已逐渐被其他检查方法所取代[10]。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在采集细胞标本及玻璃片制备中,采用了严格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将细胞转移到玻璃片上,形成2厘米的宫颈细胞视野,从而避免巴氏涂片出现的异常细胞丢失及受污染等问题,可提高制片质量及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11]。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宫颈癌诊断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法,且敏感度略高于巴氏涂片法。但临床应注意,液基细胞学检查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检查技术,尤其在浸润性肿瘤疾病的诊断上,会出现假阴性率,单独采用该技术检查的假阴性率约为7%[12]。因此,临床对于可疑病例,需结合阴道镜等检查,进而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液基细胞学筛查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法,但在临床中应结合其他检查技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娜. 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81):65-66.
[2]林梅英,李伟,程文德.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巴氏涂片法在中青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能[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2):58-60.
[3]谢佩宏. 罗定市552例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结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64-1566.
[4]Rai S , Gupta P , Singhal S , et al. A Study of Cervical Cytology in women with abnormal Cervix and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Papanicolaou Smear and Liquid-based Cytology[J]. IOSR Journal of Dental and Medical Sciences, 2021, 20(6):11-12.
[5]金海英.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00):564-565.
[6]杨永福,麻丽红. 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和巴氏涂片法的诊断效果比较[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35(5):95-96.
[7]徐艳萍. 宫颈癌筛查中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2):35-3565.
[8]冯海佳,冯慧霞. 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薄层技术对宫颈病变诊断效果比较[J]. 社区医学杂志,2020,18(9):652-655.
[9]王明芳. 比较宫颈癌筛查中TCT与巴氏细胞学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78-179.
[10]任永琴.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妇儿健康导刊,2020,10(11):81-83.
[11]潘祥梅,王英华,骆文香. 三种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及诊断效能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14):7-9.
[12]夏玲,陈红艳.改良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安徽医学,2020,41(4):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