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n=m/M。a、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科学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即1mol。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b、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当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化合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量不同而发生变化。1g=10^3mg=10^6ug=10^9ng=10^12pg1mol=10^3mmol=10^6umol=10^9nmol=10^12pmol a、DNA的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以及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DNA以双链结构存在,通过碱基配对形成了稳定的双链结构。双链DNA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其碱基对数量来计算。在常规情况下,每个碱基对包含2个脱氧核苷酸分子,而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的摩尔质量(g/mol)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结构确定(单个碱基对所含脱氧核苷酸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约为660g/mol,因为实际计算是用的DNA的钠盐,所以是660左右,而不是碱基均值617)。因此,通过计算双链DNA中碱基对的数量,并将其乘以每个碱基对所含脱氧核苷酸分子的摩尔质量(660),就可以得出双链DNA的摩尔质量。通常情况下,从实验室中提取的双链DNA样品都会经过质谱或其他分析方法测定其质量,一旦知道了样品中DNA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其摩尔数:摩尔数(n)=DNA质量(g)/DNA的摩尔质量(g/mol)以一个人类细胞为例,人类基因组DNA约为3.2x10^9bp,且为二倍体基因组,故一个人类细胞中含有6.4x10^9bp的基因组DNA。对于双链DNA而言,摩尔数表示了其所含有的双链DNA分子的数量。1个人类细胞所含的DNA质量为:1/(6.02*10^23)*660*6.4*10^9*10^12=7pg。某物种单个细胞(或结构单元)的DNA质量(g)=某物种基因组DNA碱基数×倍体数×660/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贴:提取1μg某物种的DNA所需要的细胞数量计算提取1μg某物种的DNA所需要的细胞数量=某物种基因组DNA碱基数×倍体数×660×10^6/阿伏伽德罗常数,那么要从人类培养细胞中提取到1μg DNA,至少需要1/【6.4*10^9*660*10^6/(6.02*10^23)】=1.425*10^5个细胞。真核生物实际所需的细胞数可能会比算出来的少一些,因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也能贡献DNA。当然,由于提取效率不可能达到100%,算出来所需的细胞数接近的。有的生物只有一套基因组,为一倍体,如细菌和病毒;有的含两套基因组,为二倍体,如人类和大部分动物;还有很多植物含有多套基因组,是多倍体,如四倍体水稻、三倍体水稻等。摩尔浓度(mol/L)=物质的量n(mol)/体积V(L)双链DNA(ds DNA):A260=OD260=1,相当于50µg/ml溶液单链DNA(ss DNA):A260=OD260=1,相当于33µg/ml溶液RNA:A260=OD260=1,相当于40µg/ml溶液免责声明:推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仅致力于知识分享和供个人学习之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