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企业杂谈 查看内容

金域、迪安、艾迪康半年财报对比:谁在逆境中突围?

2025-8-25 11:23|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774| 评论: 0|来源: IVD从业者网

摘要: 营收与利润:开始回暖

近日,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发布了 2025 年半年报。在医保控费、市场竞争加剧等大背景下,各企业的业绩表现成为了行业关注焦点。本文选取金域医学、艾迪康以及迪安诊断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ICL企业财报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金域医学
迪安诊断
艾迪康
总营收(亿)
29.97(-22.78%)
49.36(-20.61%)
(ICL:16.27)
12.70
净利润(亿)
-0.84(-194%)
0.12(-85%)
0.43
经营性净现金流(亿)
3.50(922%)
2.78(199%)

精准医学中心
+10家
99(+9)

共建业务
新增53家(含精准)
800+家
新增45家

+30%
特检业务
实体肿瘤:85%
感染Meta系列:49.99%
AD系列:68.43%
8.17亿(占ICL业务47.63%)
tNGS:35%
血液肿瘤:22%
肺癌伴随:20%
-5.8%

营收与利润:开始回暖

从营收上来看,金域医学上半年实现营收 29.97 亿元,迪安诊断达到了48.36亿,其中ICL的业务也达到了16.27亿,艾迪康的营收为12.70亿;这三家企业也构成了中国ICL的基本盘,整体来看,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基本是因为市场客观因素的问题,今年企业增长的韧劲,还都是比较好的。

从净利润看,迪安诊断和艾迪康净利润都有盈余,艾迪康的毛利达到了4.5亿,净利润4300万,是三家里面净利润最好的,其次是迪安诊断,本期内也是扭亏为盈,实现了1027万的净利润;金域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其中金域医学经营性现金流达到了3.5亿,增长922%,这也说明ICL的现金压力得到了减缓,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此前金域曾表示,成立了收款专班,看来在应收账款方面,三大家的压力都有所缓解。

业务结构:分化与转型

金域医学在肿瘤、感染、血液、神经等疾病领域推出多项惠民产品体系。肿瘤 “惠民 3000” 系列营收增长 85%,感染性疾病 Meta 系列营收增长 49.99%,阿尔茨海默病早筛系列营收增长 68.43%。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达 51.18%,同比提升 5.43 个百分点。这显示出金域医学在高端市场和特色项目上的发力成果,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试图在困境中寻找新增长点。

艾迪康控股的业务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上文提到的共建、CRO 业务增长强劲外,其在 2025 年 5 月收购中国血液病诊断领域标杆企业元德友勤及其 IVD 附属公司元德维康,进一步完善了血液检测领域布局。通过三级医院客户详细地图分析,锁定高潜力目标客户,推进协同上量。艾迪康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拓展新业务版图,提升市场竞争力。

迪安诊断以提供 “服务 + 产品” 为核心业务,致力于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在诊断服务业务方面,迪安诊断与金域医学、艾迪康控股具有可比性。其临床解决方案覆盖血液疾病、神经 & 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实体肿瘤疾病、肿瘤早筛早诊、妇儿疾病、生殖 & 遗传疾病、健康管理促进、安全用药指导、心血管内分泌疾病等多个中心领域,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诊断服务体系。在血液病诊断领域,迪安诊断在杭州、北京、上海布局了三大血液病 MICM 综合诊断中心,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技术平台,开发了 700 余项血液疾病检测项目,服务网络辐射全国,且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迪安诊断的诊断服务业务面临着与同行类似的挑战,如医保控费导至服务价格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客户获取与留存难度增加等,从营收数据的下滑中可见一斑。

而迪安诊断的产品业务则是其区别于金域医学和艾迪康控股的特色优势。“迪安生物” 作为迪安诊断的控股子公司,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已形成分子诊断、病理诊断和 LDT 标准化三大产品转化平台,致力于体外诊断设备及相关试剂、耗材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此外,“凯莱谱” 和 “迪谱诊断” 在行业标准制定、产品创新和解决方案上继续领跑。通过产品业务,迪安诊断不仅能够为自身的诊断服务提供产品支持,降低成本,还能将产品销售至其他医疗机构,拓展收入来源。但产品业务同样面临压力,医保控费使得产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激烈,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三家企业在业务结构调整上各有千秋。金域医学专注于特色项目与高端市场,艾迪康控股通过并购拓展新领域,迪安诊断则依托其独特的 “服务 + 产品” 双轮驱动模式,在服务业务上努力提升竞争力,在产品业务上发挥创新优势,寻求突破。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金域医学在实验室生产方面,AI 辅助诊断年调用量达 220 万次,分子病理平台上线肿瘤分子报告系统(KMTR)及 NGS 辅助报告智能体,发单效率直接提升 70% 以上。这一系列数字化举措有效助力实验室效率提升。但从财务数据看,信用减值损失对利润影响较大,侧面反映出在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艾迪康控股提出力行精益管理,打造高效敏捷运营体系。通过优化产能配置,打造血液病领域高端品牌,提升重点产品交付能力。在行业面临支付改革、成本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艾迪康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来应对挑战。例如,通过区域产能中心建设,减轻各省业务负担,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迪安诊断在运营效率提升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诊断服务业务中,通过优化实验室流程、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提高检测效率。在产品业务上,不断完善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协同机制。然而,其应收账款从期初的较高数值进一步增长,反映出公司在账款回收方面压力较大,影响了资金的周转效率。在成本控制上,公司在人员或薪酬上做了调整,支付了千万级别的 “辞退福利”,试图降低运营成本。但从整体财务数据来看,其成本控制效果尚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增长,毛利率虽有一定水平,但净利率较低,反映出整体运营成本仍然较高。

在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上,三家企业都意识到提升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效果上,受到市场环境、客户结构、业务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金域医学的数字化成果显著,但账款管理待加强;艾迪康控股通过精益管理初见成效;迪安诊断则在账款回收和成本控制方面仍需突破,尤其是在其复杂的 “服务 + 产品” 业务模式下,如何平衡两端业务的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行业趋势看,随着医保 DRG 改革深入推进,医院降本增效需求增加,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仍有发展空间。但行业整合加速,中小机构产能逐步出清,头部企业竞争愈发激烈。

金域医学将继续推进 “医检 4.0” 战略,围绕营销模式升级、产品组合策略等方面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政策,构建区域检验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

艾迪康控股计划深化与领先医疗机构战略合作,推动更多标杆性共建项目落地。在 CRO 业务上,借助与国内外药企合作,持续巩固优势领域,拓展新业务版图。在特检业务方面,加速血液线重大项目落地,释放技术优势。

迪安诊断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其 “服务 + 产品” 业务结构。在服务业务上,要深入挖掘各疾病领域的市场需求,提升服务的精细化运营水平,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在产品业务上,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创新,提升自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同时,需着力解决应收账款问题,通过优化信用政策、加强账款催收等手段,改善资金流状况,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三家企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谁能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产业链延伸与跨界合作成为趋势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检验服务,而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上游与药企合作开展 CRO 业务,参与新药研发中的临床试验检测;向下游为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结果解读、疾病风险评估等增值服务。艾迪康控股 CRO 业务的快速增长,表明跨界合作已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与人工智能企业、大数据公司的合作也将不断深化,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升检验服务的附加值。未来,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和跨界合作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迪安诊断的 “服务 + 产品” 模式使其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有一定基础,其产品业务本身就与产业链上游紧密相关,但需要加强跨界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 CRO 业务上,可以加强与药企的合作,利用自身的诊断服务与产品研发优势,为新药研发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在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方面,要加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诊断服务与产品研发过程中,提升效率与精准度。金域医学和艾迪康控股则需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在产业链延伸与跨界合作方面,三家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迪安诊断需充分发挥自身业务模式的协同效应,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支付方式改革倒逼行业提质增效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对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按价值付费、按病种付费等新型支付方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推动行业从 “量增” 向 “质升” 转变。企业需要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技术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来适应支付方式的变化。金域医学的数字化举措和艾迪康控股的精益管理,都是应对支付改革的积极尝试。迪安诊断则需借鉴同行经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适合的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策略。在服务业务上,优化实验室检测流程,提高检测准确性与及时性;在产品业务上,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利用自身的产品研发优势,开发符合医保支付改革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与服务套餐。未来,运营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在医保支付改革中占据有利地位,迪安诊断在复杂的业务模式下,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难度更大,但一旦成功,将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迪安、金域、艾迪康半年财报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