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求实 前些时间,5毛多的HIV中标价刷屏IVD圈!大家纷纷留言,这还能赚钱吗?实际上,肯定可以,我们需要理性看待HIV的中标价,挖掘中标厂家降本增效的密码! 很多中小企业在哀嚎:
今天一起看看,有什么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2025年大理疾控第二批HIV试剂中标,万孚生物再次中标,同款试剂此次报价0.73元。 同一厂家同款产品中标价差异明显,这也说明:5毛多的出厂价并非行业常态,且低价策略对IVD大厂而言同样不可持续。 笔者推测,此前超低价中标,或因消耗新冠备货的NC膜、通用阻断剂等呆滞物料,或是为达成集团销售目标采取的激进策略,这一点从万孚生物2025年半年度财报中亦能找到线索。 对于广大中小IVD企业而言,无需被短期低价乱象裹挟焦虑,更应理性看待HIV中标价,更需要从中标厂商的操作中汲取降本智慧,通过一些策略实现增效: 1.优化包装规格:采用大规格的包装,降低整体包装物料的成本。40或50人份/盒的规格较25人份/盒的规格,降低~50%的说明书与缓冲液分摊成本。 2.优化包材尺寸:铝箔袋尺寸可以从120*65mm 缩小至120*55mm,相应缩小盒子尺寸,可以提高单箱的人份数,节约运输成本。 3.自动化生产升级:对于年销售量超百万的产品,进行自动化装配升级。行业经历过大规模新冠试剂的洗礼,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家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制定自动化生产策略,降低人工成本。 4.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对于占体积/高消耗频率物料,如卡壳,纸箱,铝箔袋,可以就近选择优质供应商。平衡交货效率,降低库存水平与确保企业资金流动性 5.非关键工序外包:对于量大的订单,铝箔袋/盒标签可以直接让供应商提供喷码/印刷,减少内部加工工序,降低加工人力成本。除此以外,可以考虑对于灌装生产,吸管分装的工序进行外包。 当前行业环境下,对中小IVD企业来说,“活下去”并“稳健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比拼短期低价,而在于构建可持续的成本管控能力。 上述降本策略并非理论层面的构想,而是经过头部企业实践验证、可复制落地的路径,唯有将成本优化融入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