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引新未来,链接新医药。2025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生物医药)在钱塘启幕,作为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委人才办、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共襄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盛举。 ![]() 在浙江省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与钱塘区人民政府于今年7月共同入选省级教科人一体化改革专项试点。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双方依托钱塘区“中国医药港”内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产业生态,加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为基因科技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联川生物与中科院杭州医学所在2025国际人才学术产业交流会开幕式上正式签约,共建“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联川生物董事长郎秋蕾博士受聘为行业导师,双方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整合医学所的前沿科研资源与联川生物的工业级技术平台,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走向深入。 此次联川生物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共建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是双方在长期、多层次科研合作基础上的深度升级。此前,联川生物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下属的多个实验室已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基础,尤其在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Olink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开展了紧密的课题合作。 在这一新阶段,郎秋蕾博士作为在基因科技与多组学领域拥有丰富研发与产业化经验的企业家,将以行业导师身份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协助塑造学生的产业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 ![]() 联川生物在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等领域的专业实力,以及覆盖实验设计、智慧化平台运营到数据挖掘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将为研究生提供真实、前沿且系统化的专业实践平台,助力其形成“从技术到应用,从数据到洞见”的完整能力矩阵。 联川生物与杭州医学所相距仅800米,样本可实现“分钟级传递”,有效保障了单细胞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高敏感度样本的活性和数据稳定性。医学所诸多科研项目的高效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联川生物在地理上仅800米的独特优势,这不仅保障了实验样本的“分钟级”传递与处理,更促成了日常化的技术交流和协同攻关。 ![]() 在这一“近邻生态”中,研究生不仅能够在医学所接受前沿学术训练,还可进入联川生物的智慧化实验室,亲身操作包括10x Genomics、Olink及Astral等高通量设备,在Glab-wiz智慧化产线中理解规模化基因测序的运营逻辑,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在本次大会的联川生物展台上,公司编纂的《单细胞研究一本通》等系列工具书成为焦点,吸引众多医学所博士研究生驻足交流。这些工具书凝结了联川生物在多组学研究、机器学习辅助组学分析以及复杂数据解读等领域的项目经验与方法沉淀,不仅是技术参考,更成为研究生跨越理论与实操鸿沟的重要桥梁。 ![]()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战化的知识输出,帮助青年学者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从数据到生物学洞见的全过程。”郎秋蕾博士表示。 依托“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这一平台,联川生物与中科院杭州医学所正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变革——以行业导师为引领,以全链条基因技术平台为支撑,以知识共享为纽带,系统化培育既具备科研前沿视野,又掌握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创新注入扎实的人才动能。 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面向国际的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服务商。公司围绕中心法则提供基因组与微生物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质组、代谢组以及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的测序和分析服务,已协助客户发表SCl论文超过1000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2000,平均影响因子>6,囊括Nature、Cell、Science、新英格兰医学诸多顶级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