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医界动态 查看内容

治理医疗行业的“恶意低价”,国家出手了!

2025-10-16 20:30| 编辑: 沙糖桔| 查看: 182| 评论: 0|来源: 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

摘要: 力度如何?




大家怎么看?‍‍‍‍‍‍‍‍‍‍‍‍‍‍‍‍‍‍‍‍‍‍‍‍‍‍‍‍‍‍‍‍‍‍‍‍‍‍‍‍‍‍‍‍‍‍‍‍‍‍‍‍‍‍‍‍‍‍‍‍‍‍‍‍‍‍‍‍‍‍‍‍‍

——前言







今天,也是一个好消息。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公开发布了《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

结合答记者问(放在文末了),划个重点:
1. 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
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2. 价格无序竞争指的是“低于成本”
这里的“成本”指的是经营者(企业)自身成本

3. 低价不一定是“不正当价格行为”
经营者(企业)报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但高于自身成本的,不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国家这个时候出手,虽然不是仅针对医疗行业,但医疗行业的低价冲标现象确实是挺突出的。
随便一搜都能发现各种“低价冲标”的案例,还不乏成功的。
大家觉得这次的4号公告,力度如何?
其实“经营者自身成本”是个很难“定义”的事情。
因为成本的算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只计算“生产成本”(COGS),其实大家的成本都低的令人发指。
但如果加上“研发成本”、“营销成本”、“运营成本”的摊销,这个数字就很难去核实了。
特别明显的无序竞争,比如“一分钱中标流水线”什么的,当然毋庸置疑该被查。
但还有些比较“隐秘”的无序低价,没有特别夸张,但是很烦人。
从底层逻辑看,所有的不正当低价都可以被归类为三种:
1. “不正当”的成本优势
比如“不合规”打“合规”,利用节省的研发、运营成本,去实现低价。
这种其实解法也简单,需要监管部门和所有甲方坚决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要求合规,把大家为合规付出的成本拉平即可。
2. “大家一起丸”的报价
比如最近看到低价中标后又弃标的。
这种也没什么疑问,监管部门下狠手即可,坚决出清。
3. “未来成本”的报价
这种是最难处理的,因为你很难说他一定做错了什么。
大部分制造业都遵循“边际成本递减”,在体外诊断试剂上尤其如此。
“试剂嘛,量大了都是水”
所以确实存在一种报价逻辑是:
以未来的市场占有率(或者更大胆点,直接用market cap)为基准计算成本,并基于未来的成本来给出当前的报价。
只要有投资方愿意供给子弹,这种逻辑很难说是错的——互联网行业常这么干(虽然他们后面都会涨价)。
如果真的做成了,那确实看起来三方获利:
支付方得到了实惠、企业获得了市场/未来会有利润、投资方押中了市场龙头
这种确实很难认定究竟是“战略远见”还是“无序竞争”。
尤其当支付方也缺钱的时候,这种诱惑更是显得难以抵挡。

其实吧,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我们没得选:
就像公告所说,“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

监管能管住极端的“自杀式报价”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但并不能卡死所有的“低价冲标”。
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适应规则,努力活下去:
后关税时代的IVD:当“价格战”已无法避免
药企合作的NGS价格战,有其他解法吗?
最后,大家觉得这次的4号公告,力度如何?
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答记者问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