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CT作为高端体检,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每年必做的防癌体检,目前也被我国民众成为“查癌神器”。“查癌神器”PET—CT主要用途并非常规体检,中华医学会对其使用的规范指南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的简称,能在肿瘤没有形态改变的早期就捕捉到生物代谢方面的变化。据了解,PET—CT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即通过PET—CT查出问题的患者应占七成。部分体检机构推出的防癌套餐检查,曾一度热炒PET—CT,神化其发现早期癌症的功能。而其单次检查的费用在8000元以上,被经济上有一定实力的健康人群追捧。 同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小华表示,PET—CT在肿瘤诊疗的各个阶段都有价值,但临床上的主要用途并不是用来体检,而是肿瘤分期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及鉴定是否复发,为治疗肿瘤采取手术、放化疗等哪种方式提供极有价值的帮助。 朱小华还称,常规体检并不适合首选PET—CT。只有常规体检发现有肿瘤标志物指标上升等迹象,或是有家族史、接触致癌因素等高危人群,才考虑使用PET—CT。 曾有专家认为,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PET-CT检查,甚至有些癌症对此检查也并不敏感,这个检查的主要作用在于癌症综合治疗的治疗评估,比如化疗前后判断疗效,是否有复发、转移等。用昂贵的PET-CT去给正常人筛查肿瘤,不仅是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也有损害。 预防肿瘤,做PET-CT没用,关键要拒绝吸烟及二手烟,不吃地沟油,远离汽车尾气,**不健康食物。找专业的医师,针对高危的人群进行针对性体检,例如将胃肠镜、胸部薄层CT列为高危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常规腹部、乳腺、妇科、甲状腺超声,宫颈涂片,血清肿瘤标志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