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许操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Prime Editing工具,成功地将一个10 bp的热休克元素(HSE)精确插入水稻和番茄品种中细胞壁转化酶基因(CWINs)的启动子区域。这种HSE的插入使得CWINs基因能够在受控和田间环境中响应热刺激而上调表达。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团队不仅在正常条件下提高了番茄和水稻的产量,而且在高温逆境下也显著提升了产量,同时保持了果实品质不变。此外,该技术还成功挽救了因高温导致的高达41%的水稻产量损失,为作物育种和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策略和工具[2]。
Prime Editing是一种基于CRISPR/Cas9系统开发的先进基因编辑技术,由David R. Liu团队于2019年提出。该技术利用引物编辑引导RNA和nCas9复合物,在不产生DNA双链断裂(DSB)且无需供体DNA模板的情况下,实现精确的靶向插入、缺失以及碱基替换。与传统CRISPR/Cas9系统相比,Prime Editing减少了脱靶效应,展现出巨大的基因编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