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743|回复: 5

[分享] 微生物实验室是如何保证安全和避免污染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言

微生物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管理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实验室处理的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良好的实验室实践和物理隔离措施能防止病原体在实验室内外的传播,避免环境污染和社区爆发。意外事故如泄漏、溢洒或人员暴露必须有迅速且有效的应对措施,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控制事故影响。 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管理不仅是实验室日常运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研究人员健康、促进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验室防护

1、实验室安全设计应保证对技术工作区域中微生物、化学、放射和物理危害的防护水平控制与二级生物安全风险程度相适应,并为关联的办公区域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以降低周围环境的风险。通向出口的走廊和通道应无障碍,应设置紧急喷淋及洗眼、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照明、温度、通风、噪声、工效学因素、门标及其他因素。
2、实验室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更衣室、缓冲间等。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办公区、会议室等。
3、工作人员凭 IC门禁卡进出实验室。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非本科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出实验室。允许进入者,需接受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引,注意安全/避免生物污染,并登记记录。
4、实验室应该只保存满足日常使用量的化学品。大量的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指定的房间或建筑物内。化学品应按字母顺序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物品及剧毒物品由危险品保管员专人专柜保管。保管人负责做好领用记录并指导使用人员进行正确使用,做好安全措施。
5、实验室应确保有潜在危险的生物标本和菌(毒)种的运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防止在运输中泄漏、被盗、被抢、丢失等事故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6、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与消防保卫部门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对实验室成员进行火灾发生时的应急行动和如何使用消防器材等进行培训。须备有烟雾和热量自动探测及报警系统。定期测试报警系统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使所有人员熟知其运行。
7、实验室的所有电器设备和线路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对所有电器设备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包括接地系统。在实验室电路中要配置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断路器不能保护人,只是用来保护线路不发生电流超负荷,从而避免火灾。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人员避免触电。实验室的所有电器均应接地,最好采用三相插头。

实验室应急管理

1、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实验室有生物安全隐患、紧急意外事件、事故、火灾等应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
2、检验人员在工作中若发现实验室人员出现相应致病微生物感染症状时,应立即就地隔离治疗,上报有关部门。
3、实验室须配备应急设备,如急救箱、合适的灭火器、消毒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志等。
4、实验室内应张贴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责任人、消防队、医务科值班、保卫科及水、气和电维修部门等的电话号码及地址。
5、值班人员发现停电或停水时应尽快通知医院有关部门,在未恢复供水前,实验人员须用乙醇擦手液消毒双手。
6、当发生潜在危害化学物质吸入时,应立即报告安全责任人和实验室负责人,退出实验室进行观察,必要时接受医学监护观察。
7、当发生试管等容器破损及感染性物质溢出时,立即用浸消毒剂的软布或纸巾覆盖,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
8、个人防护失败(手套或口罩破裂、脱落)时应马上停止实验,皮肤表面用 75%乙醇消毒并彻底清洗后,更换备用手套或口罩。
9、当遭遇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切忌惊慌失措,有序撤离现场。

敬请关注“灰藻视界”,共筑健康未来!
— 武汉市灰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敬上

灰藻生物:我们期待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创生命科学的美好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以下几点。
1.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据,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和体系要全面化和规范化,同时做到及时更新,查缺补漏。具体有什么规范什么规定,一定要仔细查阅资料,了解国际上各类不同实验室的具体做法,选择适合自己实验室的。
2.规范化运营
建立实验室的台账,做到查台账对于实验室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有什么药剂,有什么污染物,有什么风险。细化实验室登记制度,实验室登记簿要能够全面反映实验室的日常运营情况。
3.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相关的制度,相应风险应急预案以及风险处置工作流程。对于任何新开站的项目,新引进的药物,微生物种群做到科学详实的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中应该详细描述要进行的项目或引进的微生物种群会带来什么风险,对于相关的风险应该如何防范,发生污染后要如何处置和应对。
4.全面提高设备运营安全性
对于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试验台,消毒灭菌以及风险预防相关设备进行详实的档案登记,定期检查维护,做到检查维护工作规范化,设备运营零故障。具体设备需要具体分析,全面了解掌握相关设备供应商的操作说明手册以及对于设备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
5.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接受系统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并接受必要的考核考察,同时做到定期不定期的应急演练。保证实验室人员全面了解实验室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熟悉实验室安全设施设置情况,掌握应急措施。
关于这个我就说这么多,说永远比做简单,关键还是要坚持规范,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安全责任大于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大毛的回答的很好了,但他是作为实验者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了一个实例。我从设计的角度谈一谈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
楼主提了3个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室“  ”安全“和”污染“
1.先讲一下 ”微生物实验室“, 你需要什么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首先各位实验老师你需要知道你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微生物的种类,由微生物种类定实验室级别。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才能给你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及实验的可信。


知道你需要的级别后再参照《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及《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建设你的实验室,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规范,但这两个是针对微生物的。




我们常说的P2、P3实验室就是BSL-2,BSL-3的简称。
一般的微生物实验P2环境就ok了,类似食品厂、药厂、检验检疫类微生物限度、大肠杆菌、一般的致病菌鉴定(革兰氏、沙门氏菌等),按规范均属P2(bsl-2),有个单独的有门房间、有通风灭菌措施、放个超净台或生物安全柜(一级屏障)即可。
但目前要求越来越严格,按照新的药典规定药厂配套的QC实验室中微生物限度、无菌检测、阳性对照等均需万级的洁净环境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度。也就是说你的微生物实验室首先要是个万级(ISO7级;C级)、十万级ISO8级;D级)洁净室(二级屏障)。
为什么洁净室就能保证安全和防止污染呢?我们来说下洁净室。
2.洁净室环境是如何保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环境?






简单的来说就是建设一个受控环境,空气都是经过高效过滤器(HEPA过滤过的,微生物穿透率很低,都被拦截住了)P3、P4要求全新风换气,核心区相对大气为负压,合理的气流组织人流、物流分离等措施。具体手段就无法详述了,你需要找个有资质及经验的设计单位,及很多的钱!!!
最后我说一下生物安全的概念。
首先安全与污染是相互的有机整体,要搞清楚保证谁的安全!这里的安全不光指人,如果你一直这么认为就有点狭隘了 。借用洁净室说下生物安全。


A 首先你的实验对象要保证不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才能保证实验对象(样本)或产品的安全。类似干细胞、疫苗的生产;
B 只有实验对象(样本)和过程不被污染(你可能就是一个污染源)才能保证你的实验的成功及可信度,例如细菌培养鉴定、PCR电泳测序。
C 前两条实验人员可能污染实验对象或环境,相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实验对象或环境来污染人,这个大家都知道,也是大家说的侠义的实验室安全的概念。
D 还有一点就是实验环境和或自然环境的安全,我们不能让埃博拉病毒从实验室里跑到大街上吧,那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就发生了。
上面这些都是讲的硬件上如何保证生物安全,还有最重要的是软件上的,实验室的工艺设计、管理、生物安全三废的处理,实验人员水平、培训、SOP流程、验证、认可等。
以上是我结合工作上的经验做的简单解答,希望对楼主有帮助,文字和照片版权所有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确实很大``````相关的国标加起来就有一百多页```
我可以结合我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中的研究经历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BSL3实验室是用来研究那些对个体危险高(一旦感染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对群体危险较低(不易大范围高效传播)的活病原体的场所,这些病原体包括鼠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毒、SARS、黄热病毒、结核杆菌等等。BSL3实验室必须遵循强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11)建设,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验收之后才能根据所批准的研究范围挂牌运行,如我之前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BSL3实验室就只能用于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实验室运行必须遵循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进行。进入BSL3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许可,并且BSL3实验室的运行都时刻处于有资质的管理人员的监管之下,政府部门亦会定期就实验室的运行进行考核和验收。中国所有的BSL3实验室的信息都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网站上可以被查询到。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BSL3级实验室的平面图
人员、物料和实验动物的进出路径已在图上标出,哦,动物只能进,然后变成尸体跟物料一起出-,-
可以看见,BSL3实验室的大部分区域都是负压控制,并且随着实验区域的核心程度的加深而加大负压压力(-5Pa至-50Pa),且在外围区域和核心区域之间设有缓冲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实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污染外界的风险。同时人员进入的一更(第一更衣室)和动物进入的检疫区都是正压控制(+10Pa),以防止环境空气污染实验室。同时,空气进入和排出实验室都经过了过滤处理,核心区洁净度要求达到7~8级。



人员进入时,要在一更和二更把自己脱光光之后穿上内层和外层防护服,佩戴双层手套,N95或N99口罩以及呼吸过滤机,防护服的传、脱都依照程序进行
把自己包成这样 ↓↓↓↓↓↓↓


我是那个瘦的,请不要说都很胖不然我会删答案的嗯。
BSL3实验室中所有的实验动物都要求养在IVC笼具中,每个笼具的空气进出均经过独立的滤过装置。同时,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区只允许进行一种病原体的感染实验。这样可以防止病原体污染BSL3内空气,以及不同组动物之间的交叉污染。


这种是给禽用的


这种是给小鼠用的
所有具体的实验操作如解剖小鼠等都要求在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进入BSL3的所有物品在实验室彻底消毒之前严禁带出BSL3,实验产生的废物和动物尸体等必须从双榧高压锅经120℃以上 30min以上灭菌后运出实验室,这个温度和时间足可以保证杀灭一切微生物。


由于找不到网图,以上是本人亲手绘制的精美示意图,说不精美的我会把你装进这里面高压30min哟
亲测完全可以躺下一个人哒~~~!
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对实验区域喷洒消毒液以及紫外辐照
人员离开前防护服应在二更中按程序脱下



然后去淋浴间洗个澡以进一步降低身上附着病原体的可能性
因此
当实验室按标准建设和运行
人员按规程行事时
出现病毒外泄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对了
最后
多说一句
大家选宽带服务商的时候千万不要选TMD长城宽带啊!!!!!上面有的图一张传了我几分钟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科时候,提交过一点点实验室安全审查资料,有一点点涉及。
首先,上面 牛氓,liaoLiao,和张喻堤说的都很好。实验员优秀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鄙人不才,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沈萍的《微生物实验(第四版)》,有不少图解,可以满足本科生要求。看到《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也很好,实验室中,师兄师弟之间,一些好书确实是实验室良好习惯的传承。
然后,在提交实验室安全审查的时候,看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实验室评级写的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很好,一般实验室是养一些细菌也就是level 1或者2 级别。可以详细的看一下。
链接:
http://www.who.int/csr/resources/publications/biosafety/en/Biosafety7.pdf
还有个事,在很多细节上。实验室的指南并没有介绍的很详细,推荐一本有意思的书,是丁香园力荐的《生物实验室安全故事手记》,网上不太容易找到纸制版的了,里面想小故事一样讲出了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第一章是将实验室通则,第四章是微生物实验室所注意的,列一下目录以供参考第四章 微生物实验室 (支原体的“人体培养基”,“刀尖上的舞蹈”—一微生物操作中的个人防护,大肠杆菌也致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菌株的微生物学特性,“纯正血统”很重要!,抗生素,小事不小,菌种保存及传递,培养基熔化伤人事件,摇床也疯狂?)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