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生物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物安全 是对 生物危害 的 检测 、 评价、 监测 、 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 体系 。广义的生物危害应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 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 生物 的毒素、 过敏原等)对 人类健康 、 生态环境 、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现实 损害或 潜在 风险。狭义的概念是指由于 人为操作或人类活动 而导致生物体或其产物对人类健康 、 生态环境 、 经济和社会生活 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基因技术、 操作病原体 (活的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和 生物入侵等 所造成的危害 。
生物安全问题 可以从 纵向角度 即可能造成生物危害的主体,转基因生物体、 病原体和入侵型外来生物,也可以从横向角度即可能受到生物危害的对象,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来研究。按照 客观属性 可以将 生物安全研究 从以下方面进行划分: ①基因修饰生物体(GMO )有意 释放到 开放 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②在 封闭 条件下 操作 GMO 和 病原体 的安全性问题; ③GMO和病原体的运输和越境转移的安全控制条件; ④接触生物物质工作人员的 职业保护 ; ⑤ 新 资源食品 和饲料的安全性; ⑥ 新 方法加工食品和食品中 新 生物 危害 因子的安全性; ⑦ 新 生物医药 产品 或治疗手段的安全性; ⑧ 生物入侵 的影响; ⑨特定生物种群 异常增殖 对经济 、 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
是指在从事 病原微生物 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 避免 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伤害,为了 保证 试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 保护 被试验因子免受污染。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意义)
• 应对公共卫生 突发 事件的需要
• 防止 外来生物 危险因子 侵入的需要
• 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 防止 医院感染的需要
• 防止 人畜共患病的需要
• 反 生物恐怖 的需要
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 措施
• 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生物安全 意识 ;
• 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和日常化的管理体系;
• 加强培训和考核 ;
• 配备必要的物理、 生物 防护设施、设备;
• 掌握规范的 微生物 操作技术和方法,等等
生物安全防护 (bio-safety containment )
是指 避免 生物危险因子,特别是 偶然的和有意利用 的生物因子,对 生物体 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 意识和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为一级防护(屏障) (primary barriers) 和二级防护(屏障) (secondary barriers)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屏障
一级防护屏障 ( primary barrier )
• 生物安全柜 (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
I、II、III级
防护能力逐级提高
• 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防护服 、 面部防护 、 手套 、 呼吸防护
二级防护屏障 ( secondary barrier )
• 实验室设施结构和 通风设计
• 实验室分区: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 单向气流(负压):
外界-HEPA-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 HEPA-外界
各种一级防护和二级防护的组合构成不同 防护水平 级别的实验室( BSL-1 ~ 4 )。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
• 生物安全官员
• 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
• 制定实 验室 生物安全手册
• 人员培训和考核
• 准入制度
实验室工作的一个方面
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培养、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 纯化 、病毒冻干以及产生 活病毒 的 重组试验 等操作。利用活病毒或其感染细胞(或细胞提取物), 不经灭活 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操作 视同病毒培养。 使用病毒培养物 提取核酸 ,裂解剂或灭活剂的 加入 必须在与病毒培养等同级别的实验室和防护条件下进行,裂解剂或灭活剂 加入后 可比照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 防护等级进行操作。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40643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