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3|回复: 4

[分享] 从哪些小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骨科医生,我就从体态与日常习惯姿势的细节,来说说所反映的脊柱健康问题
1. 站立姿势

双脚外八字或内八字



相关肌群:臀大肌、臀中肌、髂腰肌、胫骨前肌
可能影响:骨盆稳定性下降,步态异常,膝关节剪切力增加,导致髋关节劳损、膝内翻或外翻,增加腰椎代偿负担。


膝关节超伸(反曲膝)

相关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
可能影响:前交叉韧带长期受牵拉,髌股关节压力增加,诱发髌骨软化症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速腰椎前凸代偿,增加腰椎间盘退变风险。
骨盆前倾或后倾

相关肌群:髂腰肌、竖脊肌、臀大肌、腹直肌、腘绳肌
可能影响:腰椎前凸角度异常,腰骶关节应力增大,诱发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伴随核心无力易致慢性腰痛。
一侧肩膀高或骨盆高



相关肌群:斜方肌、菱形肌、腰方肌、竖脊肌
可能影响:提示脊柱侧弯,单侧肌肉紧张失衡,长期导致肩胛不稳定,颈椎错位,可能伴随慢性背痛及椎间关节功能障碍。
头部前伸(乌龟脖)



相关肌群:斜角肌、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肩胛提肌
可能影响: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导致颈椎间盘压力增加,椎动脉供血受限,易致头晕、上肢麻木、颈源性头痛。
2. 坐姿

习惯跷二郎腿



相关肌群:臀中肌、腰方肌、梨状肌、髂胫束
可能影响:骨盆旋转不对称,影响腰椎侧弯发展,长期导致骶髂关节失衡,诱发下背痛和梨状肌综合征。
整个人瘫坐



相关肌群:腹直肌、腘绳肌、竖脊肌、腰方肌
可能影响: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增加腰椎间盘剪切力,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影响核心稳定性,导致久坐后腰痛加重。
伏案久坐,双肩内扣



相关肌群:胸大肌、前锯肌、上斜方肌、菱形肌
可能影响:肩胛骨前移,导致圆肩驼背,胸廓活动受限,影响深呼吸功能,增加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风险。
肘部无支撑,长期悬空



相关肌群: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可能影响:肩关节悬吊负荷增加,肱骨头向上滑移,导致肩关节不稳,易形成肩周炎或冻结肩。
3. 走路姿势

走路时鞋底磨损不均(内侧或外侧磨损明显)



相关肌群: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足底肌群
可能影响:提示步态异常,如足外翻或内翻,影响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对线,加速下肢关节退变,诱发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步幅小,迈不开步子

相关肌群:臀大肌、髂腰肌、腘绳肌、竖脊肌
可能影响:提示腰椎僵硬或核心肌群无力,影响骨盆前后摆动,增加腰骶关节代偿,导致腰部僵硬、慢性腰痛。
走路上半身僵硬,摆臂幅度小

相关肌群:斜方肌、菱形肌、胸大肌、肩袖肌群
可能影响:胸椎活动度受限,影响脊柱整体协调性,提示长期久坐导致胸廓僵硬,可能伴随呼吸深度下降及肩关节活动受限。
一侧肩膀明显抬高或躯干侧倾



相关肌群:腰方肌、竖脊肌、斜方肌、臀中肌
可能影响:提示骨盆不平衡,可能为脊柱侧弯或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代偿表现,长期影响腰骶关节稳定性,易导致慢性腰背痛。
推荐阅读

这些体态和姿势异常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导致脊柱及关节加速退变,诱发疼痛、关节炎、神经卡压等问题。
长期不良姿势是脊柱慢性损伤的隐形推手。通过调整姿势、强化核心肌群、改善步态,许多问题可以在早期得到纠正,避免发展为结构性损伤。
更多关于姿势与脊柱健康的细节,请阅读《有问题的姿势》。




科学解析常见不良姿势,提供实用的体态自检与矫正方法,帮助改善脊柱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看一个懒不懒就可以看出健康状况。根据我多年观察,那些很懒的人基本上身体都是有很大问题的,并且都是肾有问题。肾主生发,一个人的动机、行动力都是肾气作为兜底的,那些很懒的人,基本都是肾虚,肾无法生发阳气,如同枯枝败叶,并且最直观的就是性功能也会出现问题。从中医的属性来看,肾是最重要的脏器,因为肾属水,水是润育万物的东西,如果肾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根本不会有做其他事情的动机和持久力。中国武术,道家很多健身动作都是练肾气的,比如马步、站桩、提踵、子午诀、提肛都是可以锻炼肾气。
综上,每天花一些时间去练这些项目,不仅仅可以增加阳气,还可以顺带提高做事情的持续力,以及很多男性关注的性功能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举个例子:
观察自己的指甲,在甲沟处,有可能在指甲盖上看到一块弯月形的白色部分,俗称“半月痕”,这个半月痕的大小——其实和健康没什么关系。
我要说的是甲沟上的那层皮肤,如果发现了倒刺——千万不要上手就去撕,那样只会撕出一道长长的伤口。
这个倒刺——它跟缺乏维生素也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因为皮肤干燥,该用护手霜了。


不开玩笑了,这些所谓的健康细节大多活在营销号里,可信度很低。
怎样才能科学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除了外在症状观察外,还需要结合验血、B超、CT等严谨的身体检测。
现在还出现了一些营养检测的新技术,能快捷、精准地检测和评估身体的营养状况。
比如干血斑技术(Dried Blood Spot,DBS)。干血斑技术,通过检测干血斑相关组分的含量,得到被检者相应标志物的定量检测结果。
目前,干血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药物临床研究、治疗药物监控等,其在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在逐渐增多。



干血斑技术检测相关方向

如何才能科学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身体健康需要营养的支持,但每个人的营养需求,受遗传、年龄、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又有所不同。
如果平时挑食,或者因为生活习惯导致某些氨基酸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比如赖氨酸在谷物里含量比较少,对于长期以谷物为主要食物的人群就容易缺乏这类氨基酸。而生物体遵循木桶法则,一旦赖氨酸不足,很多蛋白质都合成不出来,就会导致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等情况[1]。
总是吃外卖,蔬菜水果,容易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大航海时期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船员患上坏血病,如今已经成为写在教科书上的案例。再比如,长期食用精制谷物,相比于全谷物饮食而言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历史上维生素B1的发现就和脚气病有关。由此可见,每一种成分都有着各自的作用。
平时饮食注意平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上这些问题。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则需要额外的干预。
比如备孕期的女性需要补充叶酸,以降低畸形儿、先天性心脏病、兔唇等疾病的发生率。
长期室内工作的人很少晒太阳,容易缺乏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又会影响钙的吸收,久而久之容易缺钙。
新生儿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k,这些营养素对婴儿的骨骼、牙齿的发育,都是必需的。
既然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营养需求,那营养补充如何才能做到千人千面呢?

汤臣倍健建立了全自动干血斑检测中心,并且正在研究通过干血斑技术来检测体内营养素指标,未来有望实现1对1个性化定制营养方案。
基于干血斑检测的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是汤臣倍健在精准营养应用领域的一个研发方向。
主要是基于干血斑检测技术评估个体维生素营养状况,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维生素检测及补充方案。


疫情常态化之下,补充什么营养能提升免疫力?
其实,每个日常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精神压力……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免疫力。
人体免疫系统庞大且复杂。这些免疫力都与营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营养素或是作为合成免疫物质的原料,或是促进免疫物质合成的调节剂。营养素摄入充足是免疫力强的重要保障,很多营养素缺乏都会损害机体免疫力。
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感染机会增加、伤口难以愈合、疲乏、胃肠道症状、皮肤过敏等问题。
那么,免疫力和哪些营养素密切相关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普通成年人可以参考的免疫力关键营养素补充参考。


显然营养素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到的,也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来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眼白发黄,肝功有问题,皮肤暗淡无光偏黄也考虑肝功能
2.眼睑浮肿,下肢水肿,考虑肾脏疾病
3.眼球突出,要查甲状腺功能
4.易困、尿频、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是早期怀孕症状
5.小baby如果易哭闹、睡眠差、精神不佳,该抬头时未抬头,警惕脑瘫
6.颧骨发红、口唇青紫,考虑二尖瓣问题
7.皮肤苍白、水肿,查肾功能同时考虑甲状腺功能低下
8.抬不起眼皮,不是困,有可能是重症肌无力
9.口唇紫绀、手掌手指紫绀,指尖变粗变大,一定要查心肺功能!
10.出现贫血貌,看看有没有痔疮外,考虑胃肠道有没有问题~
11.打鼾,查一下鼻中隔有没有偏曲,血压、体重,做一些呼吸睡眠监测
12.暴露部位及易摩擦的部位如脸部、手部、掌纹、乳晕、甲床、足背、瘢痕和束腰带的部位色素沉着,困倦等,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3.眼干、口干可能是干燥综合征
14.便便发黑,排除饮食因素,考虑消化道是不是出血
15.有时老年人的突发心梗,首发症状不是心脏,而是消化系统,也就是腹部
16.进食油腻后上腹部疼可以查下胆囊
17.暴饮暴食、酗酒后上腹疼,查胰腺
18.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可以去挂血液、肿瘤、风湿免疫科
想到的话接着更,我写这些是要大家有预防保健意识,不代表有这些症状一定有问题。大家感觉身体不适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而不是自行百度或者在知乎上寻医问药。认真,是对自己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