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81|回复: 0

[分享] 方兴未艾——独立医学实验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下国内的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板块,以及两家龙头企业——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hr/>1. 前言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分工,在检验服务中体现出高效的成本和质量优势。对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而言,外包检验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在DRGs等控费政策中显得尤为关键。此外,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以及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都为ICL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随着国内ICL龙头企业的产能和高端项目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有望体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核心逻辑:

  • 检测项目丰富,质量控制优质,运营成本低
  • DRGs的控费政策下,医院控费压力大,业务外包意愿强烈
  • 分级诊疗推进医疗服务下沉,提升对ICL的需求和业务渗透率
<hr/>2. ICL行业简介
ICL(独立医学实验室)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下,具有独立资格,独立于医院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的医疗机构。ICL一般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接收医疗机构提供的样本进行检验,并将结果报送相关机构。
2.1 海外——美国起步早,渗透率高
美国的ICL市场起步较早,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出现雏形,之后逐渐形成了LabCorp等大型ICL企业。到2016年,美国实验室检测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790亿美元,医院外市场占比63%;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270亿美元,占院外市场的54%,占全市场的35%。欧洲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的ICL渗透率分别达到50%和67%,远超中国5%的水平。


2.2 国内——ICL行业起步晚,近年来成长迅速
我国的ICL行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早期的检测诊断中心,但是受制于规模、诊断项目和服务范围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ICL业务。21世纪初,金域医学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之后达安、上海美众等相继成立,行业经过2013-2018年的爆发期后,至今国内共有1800余所独立医学实验室。
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ICL行业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公立医院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主导地位牢固,且运营较为封闭,检验等业务一般由院内检验科完成。直到21世纪初随着政策的鼓励等因素,国内ICL行业才开始高速发展。

2.3DRGs等控费制度推动ICL行业增长
对标美国ICL行业我们发现,在成熟的医疗市场中,医保控费和商业保险的崛起有利于ICL板块的发展。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的医保控费制度,包括老年医疗保险计划、穷人医疗救助计划、DRGs等,其中DRGs成功将美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增速减缓至5%左右。
DRGs制度,按照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症等特征,将病人分入若干个诊断组,每个诊断组有与之对应的付费额度,超支部分医院承担,结余部分医院留用。在此制度下,医院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渐开始将检验服务外包给运营成本低、效率高的ICL机构,ICL行业迎来高速成长阶段。
我国从2019年开始逐渐推行DRGs制度,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完成全国覆盖,届时全国公立医院都将面临控费压力,而外包检验业务可以为医院节约高昂的设备投入等费用,2020年共计节约274亿元的费用,有效的缓解DRGs等制度带来的控费压力。


此外,随着2017年提出的分级诊疗制度在近年来已经逐渐实现,基层医疗对检测业务的需求提升迅速。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检测水平有限,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外包意愿将有所提升,带动ICL的业绩增长。

2.4 国内ICL行业集中度高
在国内1800余家独立医学实验室中,以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四家为主要的龙头企业,CR4达到70%,行业集中度高,其中金域医学市占率34%位列第一,迪安诊断18%排名第二。



<hr/>3. 他山之石——LabCorp和Quest成长的三个因素
LabCorp和Quest是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的两大龙头公司,占美国市场的26%和42%,业务覆盖范围广,收入体量和增速都十分可观。两家公司近20年的成长主要受三个因素促进:

  • 政策扶持: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项医疗保险政策的修改,旨在控制医疗成本,促使外包检验项目,例如DRGs;另一方面,对于私人诊所检验业务的监管收紧,趋势私人诊所市场转向头部ICL企业。
  • 并购和连锁扩张:由于ICL业务标准化,在各地开展业务普及较为容易。同时,样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检验必须快速完成,考虑到单个实验室服务半径相对较小,ICL公司需要达到足够广阔的业务布局以确保辐射范围,实验室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决定了公司的业务渗透率。LabCorp和Quest在21世纪以来,大举推行并购和连锁扩张,先后收购了数家企业,以确保自身业务的覆盖范围。
  • 优化业务结构,进军高端检测项目:由于常规检测领域逐渐饱和,利润空间逐步压缩,ICL企业需要向毛利率较高的特检、高端检测项目进军。以两家企业的业务结构来看,当收入结构达到稳定状态时,基因检测等特检项目的占比约为30-35%左右(LabCorp由于2015年收购Covance,不单独披露特检数据,故参考2014年之前数据)。



<hr/>4. 金域医学——市占率高,覆盖面广
金域医学是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开创者,2016年底在全国建成31家实验室,通过“总部级-省级区域中心-省级-地市级”四级网络,将业务延伸至社区和乡镇,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


截止2020年底显示,公司已建成38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营业规模最大、服务覆盖范围最广、检验项目和技术平台最齐全的龙头公司。


公司38家实验室中,29家已经盈利,考虑到公司新建实验室一般在3-5年后开始扭亏为盈,剩余9家有望在短期内实现盈利。
公司的检验项目全面,包括理化质谱检验、基因组检验、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等六大类,覆盖范围广泛,技术领先。



<hr/>5. 迪安诊断——多家实验室开始盈利,短期内迎来收获期
迪安诊断成立于2001年,在20年的时间内成功与超过2万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年检验样本量超过4200万例,是国内最早上市的ICL企业。


公司通过自建、共建和并购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到2020年底,已经建成ICL实验室38个以及CRO实验室2个,覆盖中国大陆的16个省市自治区。


2020年内,公司ICL检验服务收入达到48.2亿元,同比增长62.31%,13家ICL实验室在年内扭亏为盈,在38家建成的实验室中,34家实现盈利,业绩的爆发期已经到来。

<hr/>6. 公司财务对比:
6.1 收入和净利润增速
2020年受疫情促进,金域医学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6%;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275%,表现十分亮眼。


迪安诊断收入保持平稳增速,全年106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31%,从2019年的净利润下滑中强势反弹。


迪安诊断的收入中,渠道产品的收入占比过半,若仅对比医疗诊断服务部分,2020年收入为48.2亿元,同比增长62.31%,板块增速略超过金域医学。

6.2 毛利率及净利率
金域医学从2016年起,受政府检验定价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毛利率小幅下滑,之后随着公司积极调整业务以及高毛利特检项目的带动,毛利率从2019年开始回升,2020年受疫情促进,毛利率达到46.7%,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1季度略有提升,达到47.1%。
迪安诊断2020年毛利率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高毛利自产产品比例上升所致。此前公司业务2/3为渠道产品,拖累公司整体毛利率。
对比两家公司与LabCorp、Quest我们发现,金域医学的毛利率水平持续高于迪安以及海外龙头,体现了十分强大的盈利能力;迪安诊断则是继续追赶,目前已经与Quest持平。总体来说,疫情对ICL行业的毛利率起到了抬升作用,4家企业均有明显上升。


对比净利率,金域医学此前由于期间费用率较高,净利率一度垫底,2020年受毛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的作用,一举超越其他几家公司;迪安相对稳定,2020年达到近年净利率新高。



6.3 费用率
在规模效应逐步体现的情况下,两家公司的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带动公司净利率的提升。具体来看,金域医学的销售费用率下降迅速,这也解释了公司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6.4 研发投入及其他
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连续5年保持增长趋势,但总体来说,金域医学无论从研发投入金额还是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均高于迪安诊断。金域2020年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因为公司收入增长大于研发投入所致。


对比应收账款周转率,国内两家公司的回款速度慢于海外龙头,主要是由于市场特性决定。在国内对比,金域医学回款速度较快,周转率在4附近波动。


从负债水平来对比中我们发现,金域医学的风险明显低于其他几家公司,2020年底的负债率已经下降至40%水平。而迪安诊断的负债率约为51%,负债多以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为主。


此外,还需要关注迪安诊断较高的商誉水平。2020年商誉减值对净利润产生了4.46亿元的影响,虽然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高商誉带来的压力,但公司账面仍有商誉12.79亿元,未来可能继续减值,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hr/>7. 其他
7.1 特检项目——未来主要的角逐赛道
作为ICL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特检项目具有更高的盈利空间和技术壁垒,一般只有大型医院和头部ICL企业才有实力建立特检技术平台。
金域医学的特检项目增长迅速,扣除新冠部分,公司高端检验(特检)业务占比48.77%,同比增长2.28pct;迪安诊断将特检业务定为公司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意图向海外龙头看齐,2020年特检业务占35%,收入约为10亿元。两家公司在特检项目的收入占比均追上LabCorp和Quest的水平,未来有望凭借高毛利特检项目,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7.2 关于实验室数量等补充说明
迪安诊断与金域医学ICL实验室数量相当,但收入仅为后者的一半,主要是由于金域医学的先发优势,布局领先于迪安诊断。对比两家公司每年的实验室数量我们发现,金域医学的发力期较早,在2011年便达到了20家实验室,而迪安诊断则落后3年左右。由于单店的经营和建设成本逐年上升,迪安诊断大部分新增实验室刚好处于盈亏平衡的时间节点,收入落后属于正常现象。预计未来数年内,随着各实验室运营效率的提升,迪安诊断将逐步追上金域医学的ICL收入体量。



<hr/>
总结一下,国内ICL行业受控费和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体现出较高的景气度。对标海外龙头Quest和LabCorp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迪安诊断和金域医学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积极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同时着重特检等核心业务的发展。2020年受疫情推动,业内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均高速上行。随着新建实验室盈利在即,两家公司有望继续维持良好增长态势。
<hr/>特别声明:
本文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希望各位朋友在投资的时候理性、谨慎,注意风险。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66629707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