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70|回复: 5

[分享] 中国为什么执着于任何产业都国产替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就是能力到了,就这么做了,跟宏大叙事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前两年达利特领班总喜欢说低端产业转移到国外,比如越南、孟加拉国、印度这些国家,我从一开始就不信的。
众所周知,无锡是靠传统低端制造业起家的,10年开始产业升级转型(主要压力是治理太湖蓝藻),所以钢铁、纺织、化工这些高污染产业面临巨大淘汰压力。
加上人口红利变化,以及中西部制造业慢慢起来,现在外出打工的,都是往杭州、深圳这些互联网和新兴产业基因强大城市跑,江苏实在是没啥吸引力。
如果你理解了我上面的叙事,应该很容易就推导出一条逻辑,无锡钢铁、纺织、化工这些产业是没啥发展潜力了,会逐渐向外转移,甚至转移到国外工资低的地方。但实际上无锡这些年只有化工是真正转移出去了,钢铁、纺织产业依旧是重要支柱产业。
先分析化工产业比重降低逻辑,其实和产业转移关系不大,更准确的说法是产业淘汰,即竞争不过其他城市的化工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这里面无锡地方政府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扶持不审批了。化工产业是重工业,投资非常大,污染又严重,因此只要卡资金和审批手续,10年之前建起来的中小规模化工厂就无法和宁波石化产业基地那些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的化工厂竞争。



去年在海外爆火的宁波石化产业基地,被称赞跟一座城市一样,无锡那些化工厂压根无法和如此规模的巨型工厂竞争

那钢铁和纺织产业为什么能留下呢?
钢铁其实也已经被淘汰了。比如江阴华西村,为啥衰落,根本原因就是中型钢铁厂无法和唐山那种巨型钢铁厂竞争。大家看到的华西村搞金融搞摩天大厦亏损,一步步走进困境。本质是钢铁厂利润下滑,华西村自救迫不得已为之,属于自救失败案例。
但钢铁不仅仅有传统钢材,还有特种钢材,这属于高技术产业,无锡留下的也是这种钢铁企业,比如中信泰富,就是做特种钢材的,现在是全球头部特种钢企业。
纺织业则走的另一条路线,即无人化智能化,海澜之家江阴工厂曾经招纺织工几万人,现在随着灯塔工厂建成,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工人。其在江阴的样板工厂,也是国内首批纺织业灯塔工厂,现在在监控室坐办公桌上班的工人,可以管理原来几十上百个纺织工操作的机器。如此生产效率提升,用工数减少,也能给得起更高工资,产业转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孟加拉国、印度那些等着中国人工成本上升,可以利用本国人口红利超车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噩耗,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现状。
论重工业,化工、传统钢铁等产业,咱们有大手笔投资,可以建设巨型工厂,走规模化路线,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制造业大手笔;
论高技术,中国特种钢材、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很多产业技术蓝星第一,你只能从中国进口,自然也没有向外转移的道理;
论高人力,纺织业、造船业等产业,已经乘上5G+AI+机器人这波快车,对于江苏这种人口老龄化+人口吸引力差的地区,这波无人化智能化改革刚刚好,也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
所以一切就是水到渠成,能力到了就这么做了,每一个做制造业的人,都没有考虑要去抢外国人饭碗,要用国产替代保障国内产业安全,他们就是从各自角度,找到产业发展问题并且解决了,然后工厂和企业就留下来了。
至于外国为啥竞争不过中国,我觉得是体制问题吧?如果体制没问题,那就是人种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好多回答,在那里搞宏大叙事,其实真的和宏大叙事没有关系,单纯就是就业困难。
日本警察如此无能,水管还能做枪,为什么日本的治安却很好?
2025年,日本经济会复苏走强吗?之前我回答过日本治安为什么能够维持,就是因为他们的失业率没有崩,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三十多年里,失业率也没有超过5%。那不是中国的失业率5%,众所周知,中国的失业率是仅仅只有城镇户口的,农民是没有失业率的,所以,哪怕是九十年代大下岗的时候,我国的失业率连4%都没有到过,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属于叫充分就业,但社会治安是什么样,年龄稍微大一点都晓得。


这十多年来,各地都想搞旅游业,但就像我评价当下日本观光立国是一样的,旅游业吸纳不了就业,反而会导致大量坑蒙拐骗,黄赌毒。
为什么过去对于gdp增长率这么重视?根本原因就是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gdp,就可以创造1000万的就业,稳gdp,就是稳就业,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名声就是一切。
在十几年前,有个中国学者就出了本书(我忘了叫什么名字),就说中国是必然取代美国的,因为历史上,最早的世界性帝国,西班牙本身没有产业,所以只是个金银搬运工,金银被荷兰挣了,而荷兰的人口是百万级,所以当英国法国千万级的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以后,规模效应就挤死了荷兰,而当亿级的美国和苏联进入后,霸权就转让给了美国和苏联,现在是十亿级的中国,必然会取代美国。
所以印度是中国在未来最大的地缘竞争对手的时候,中国网友大多觉得挺搞笑。
我在这里就不谈印度,继续谈中国的就业问题。中国一国的劳动力和工人数量就相当于整个欧美+日韩的总和。
欧美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随着人工成本上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企业会向中西部搬迁,因为中西部人工成本低。


前些年搞扶贫攻坚,就有人讲过只要有一个人就业,就能实现全家脱贫。虽然这个脱贫质量有点低,但事实上确实如此,所以那些年做扶贫台账,只要有一个就业,这家就脱贫了。
所以不是中国在宏大叙事上,想要实现全产业链,而是即便把全产业链都吃下,劳动力都还有点富余,最典型的结果就是女性在被挤出劳动力市场。
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中国15-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排名(按从高到低排名)从2000年的第11位下降到2022年的第51位。从2000、2010和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口中女性占比不断下降。16岁-59岁就业人口中,女性占比由2000年的45.9%下降到2020年的41.1%。
由于女性被大量挤出劳动力市场,这使得女性从过去的独立个体,转向被供养者。


大家一定听过一个词叫供养比,中国只有1.2,而美国,日本,都远比中国高,当然我看也有人讲这是假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是真的甩给了男人,就像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讲离婚后,男方需要对女方进行补偿,因为女方放弃职场机会,照顾家庭。这话说的就好像是我们自愿让女方离开职场的一样,我也想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问题在于现在的职场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牲用。
彩礼的复苏,其实也和女性就业困难相呼应的。我作为80后,小时候是没有听过什么彩礼的,即便有也很少。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彩礼就是男性对女性的转移支付。
当下的男女矛盾越来越尖锐,本质上是中国就业状况恶化的结果,少子化越来越严重,也是因为生孩子的结果就是培养自己的竞争者,20岁生孩子,你孩子20岁长大后,你就会40岁失业,30岁生孩子,你会50岁失业,40岁生孩子,你60岁失业。


就业状况不改善,那么少子化,老龄化都是无解的死局。


大量的失业人口,进入到外卖,顺风车等等不稳定就业,个体工商户更是成了失业人口统计的遮羞布,过去十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增加了2倍,从6000万到现在接近1.3亿。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到全民摆地摊,再到身强力壮铁人三项,年老力衰吉祥三宝。


不仅仅是女性被挤出就业,35岁或者40岁也开始被挤出,在我国就业年龄歧视真的随处可见。


而且随着自动化,机器人,ai等发展,就业岗位在被进一步的排挤,挤出效应已经非常明显。甚至于出台政策要尽量减少机械使用,尽量用人工,以扩大就业。
全球任何一个产业的赛道,中国都想挤进去,没有办法。
其实中国人真的是因为人太多吗?大家想过没有,单休和双休,虽然每周只是多休息了一天,但人工会减少多少?
一个公司如果是长白班,也就是只上白班,从双休改单休,可以减少3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
一个工作需要一天24小时覆盖(比如保安),那么两班倒月休四天的工作强度是一个月是上312小时,而三班倒,就是多一个班组,那就是240小时,按一天八小时工作制算,等于上30个班,而正儿八经按照双休八小时工作制,那就需要四班倒,那就需要多一倍。
所以,全面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是解决当下就业困难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3/5更新。
大家评论区注意点,我不会删回复,也不会关评论区,我很多回答都会被关评论,都是系统关的。
有些评论回复被删了,所以没办法。
有些人讲八小时工作制会导致像美国那样的做三四份工作的简直。其实这是想多了,能做这么多兼职,恰恰是因为低技术低时间,一方面替代率高,另一方面时间也短,要不然美国人一天也是24小时,如果每份工都8小时,他怎么可能打几份工。你要是老板,也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稳定,因为工作是有学习曲线的,即越熟练越挣钱,但凡有学习曲线的(不是洗盘子这类),那么都会稳定长时间的剥削最有利可图。哪怕就是外卖员,看上去好像谁都可以干,但是刚入行和干了半年以上的,光是找路的熟练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工业化的欧美普遍存在兼职打几份工,而日韩这类则没有。所以不要想当然
还有些人讲技术进步会导致人工降低。我一再的说,这样的人,思维还处于封建地主水平,告诉我,资本家的第一重要的是什么?是挣钱,是利润。你以为老板用挖掘机,用机器,用新技术是为什么?因为能挣钱,产业升级,新技术取代老技术,不是因为资本家善心大发。像温x军就是喜欢说资本,技术会排斥劳动,那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因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业链会延伸,会扩展,所以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不是排斥劳动,不是导致劳动力失业,相反的是就业市场的更加繁荣,所以每一次科技革命,需要的人口越多,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就是千万级,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苏联这种亿级,哪怕是德国都是人口七八千万。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劳动力需求越高,大家都往北上广深这种先进地方跑找工作,我没见有谁跑技术更落后的非洲西藏找工作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技术排斥劳动,当然你从微观角度,静止的角度,那确实是排斥的,比如有了拖拉机,农业机械,农民确实少了,但是从宏观,全社会的角度,制造,修理,运输,维护等等各个环节要的劳动力更多了。
最简单的道理,这手机从功能机进步到智能机,排斥劳动了吗?光是一个手机贴膜,手机壳都养活了多少人,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会引发分工的进一步细致,这些都会带来更多的就业。不要老是像周扒皮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执着,每次都是西方拿着鞭子逼你的。
就连北斗一开始我们还准备和欧洲一起做伽利略,结果欧洲不干人事。
每次中国在崛起路上准备偷偷懒,歇歇脚的时候,白人就拿着鞭子抽打你,让你别停下来,你将来还要领导世界,怎么现在就想歇歇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说过,用不了多久,中美贸易战在舆论场上就会变成是中国单方面发起的。
你们这帮绳扣真的是一点脸都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卡脖子就翻白眼”和“天天想和世界脱钩,怪不得人家不带你玩”这两句话是两个群体说的,那可能有些零部件不用国产替代也无所谓
可问题是,这两句话是同一个群体说的
那完了,不得不替代了,鬼都知道这帮孙子在这自相矛盾是想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