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卫健委发布《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IVD重点来了!
标准规定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不含中医药服务装备)配置的基本原则、分类品目及数量。适用于所有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街道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乡镇卫生院准入相关要求。
乡镇卫生院指:在乡镇设置、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实施时间:2025年10月1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新出炉的《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包含了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血气分析仪、血型分析仪、微生物鉴定仪、粪便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在二三级医院检验科常用的设备。从国家卫健委法规司发布来看,目前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随着分级诊疗的持续落地,患者回流后,如果标准实施到位,对于体外诊断基层市场来说,已经是具有相当大的扩容空间。注:推荐品目应是在基本品目上,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所需的医用装备,在附录B中用△标注。用☆标注的设备品目仅在达到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推荐配置。基层医疗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这为乡镇卫生院检验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到2025年,要建成400个左右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配备、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广东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提到,推进卫生健康“百千万”头号工程。其中包括,推动至少7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00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黑龙江开展七项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分别为优质医疗资源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数智医疗联通、医疗人才选育、科创成果转化;河南也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专项。做优基层服务体系,做深资源下沉机制,做细基本公共服务,做实保障支持政策;福建要求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双向转诊机制,不断完善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甘肃完善以基层首诊为抓手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及覆盖“老、中、青、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体系;贵州提出围绕“大病不出省”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加快医联体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98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4万个,乡镇卫生院3.39万个,诊所(医务室)28.24万个,村卫生室58.77万个。随着政策的推动和需求的增长,乡镇卫生院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其检验设备。这为IVD企业提供了设备销售和升级服务的机遇。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升级,本质上是基层医疗能力重构的过程。
未来,随着基层市场的持续升级,IVD企业需要摆脱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定位,转向"技术赋能+服务增值+生态共建"的三维竞争模式。那些能深入理解基层医疗真实场景,构建"产品-服务-数据"闭环的企业,将在县域医疗新浪潮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同时,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和升级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何在政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精准抓住切入时间点,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
目前乡镇卫生院检验科还是以常规体外诊断设备为主,患者回流速度、临床诊疗能力、设备升级速度将决定未来发展空间。
从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24年1-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来看,2024年1-8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诊疗人次达50.1亿,同比增长10.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7.1亿,同比增长19.0%;乡镇卫生院8.7亿人次,同比增长10.8%。
2024年1-8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2.117亿,同比增长6.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311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
显示出分级诊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
随着基层医疗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地,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扩容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