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技术杂谈 查看内容

微球与抗体偶联,“啪”一下就共价结合了?

2025-8-20 14:04|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88| 评论: 0|来源: IVD-STAGE

摘要: 在微球的筛选中,得到批间差小、均一性好的原料至关重要!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羧基微球标记抗体”,肯定会得到如下答案:

EDC在pH 4- 6的环境中活化微球的羧基官能团,继而介导羧基与待标记抗体的伯胺基形成酰胺键,形成羧基微球和抗体的共价结合物。

https://www.iivd.net/article-30680-1.html

或者,

EDC通过与磁珠上的羧基进行反应,形成一种促发剂——不稳定的脲衍生物,NHS通过形成更稳定的酯而增强碳二亚胺交联产物的稳定性。交联过程中EDC、NHS不进入最终产物中,而是转变成水溶性的脲衍生物。

https://www.biomart.cn/lab-web/news/article/3687mn6go418b.html

有时候,会配上漂亮的示意图,如:

这些答案,都在告诉我们,羧基纳米微球,通过共价键与抗体结合,而共价键是最牢固的化学键。

这正确吗?正确!

这有问题吗?有问题!

问题在于,上述的答案只能在理论中成立,而且容易让研发人员在工程实践中走入定向思维的误区。在工程实践中,纳米羧基微球与抗体偶联的过程和产物,远非上述示意图那么简单直接。

最重要的一点是,羧基微球即使在NHS/EDC存在下,依然会有大量抗体以物理吸附的形式与之结合。这是显而易见的,共价结合的前提是两个物质的基团能够足够靠近,这种距离下必然产生物理吸附,甚至比例还不小。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即在无NHS/EDC的环境下加入抗体与羧基微球或磁珠进行孵育,所得到的产物也必然产生足够的信号。

微球的均一性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完美的球型和均一的粒径只会存在示意图,和厂家的宣传手册上,像这样: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微球,都是以非球型存在,而且大小各式各样,毫无章法,像这样:


微球的羧基含量也容易糊住人,让我们产生每个微球都是均一的羧基含量这种错觉。羧基含量是通过单位体积的微球溶液经电位滴定得到的参数,它不是每个微球的参数,而是测定电位时那一群微球所代表的参数。

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有理论的指导,也更要关注实践过程中的现象。在微球的筛选中,得到批间差小、均一性好的原料至关重要!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