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2025-9-8 15:54|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314|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 作者:净姐
全球超半数人口正暴露在未受监测的高浓度黄曲霉毒素环境中!作为自然界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 B₁(AFB₁)常污染玉米、花生、大米等农产品,120多个国家已对其设定严格限量标准。近日,南昌大学团队开发的纳米抗体噬菌体介导PCR检测技术,将 AFB₁检测灵敏度推向新高度,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革命性方案。
近期,南昌大学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了一种新开发的用于检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超灵敏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结合定量PCR(qPCR) 和数字PCR(dPCR)的超灵敏检测方法。Phage-qPCR(LOD=0.093 ng/mL)比传统icpELISA(LOD=0.62 ng/mL)灵敏度提高了近7倍,而Phage-dPCR(LOD=0.015 ng/mL)又比Phage-qPCR提高了6倍。
技术原理
纳米抗体展示噬菌体颗粒(NDPP):
将抗AFB₁的纳米抗体G8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形成天然的“抗体-DNA”复合物。
竞争性免疫反应:
样品中的AFB₁与固定在磁珠上的AFB₁竞争结合噬菌体上的纳米抗体。
信号放大与检测:
通过qPCR或dPCR检测结合在磁珠上的噬菌体DNA,实现AFB₁的定量。
方法比较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传统方法间接竞争性噬菌体-ELISA(icpELISA),进行抗体筛选及方法性能比较。用AFB1偶联BSA解决AFBI包被问题,优化了icpELISA的传统方法作为参考方法。对样品使用Phage-dPCR与Phage-qPCR检测方法,与HPLC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
研究成果
检测方法灵敏度
icpELISA:LOD = 0.62ng/mL
Phage-qPCR:LOD = 0.093ng/mL(比ELISA提高7倍)
Phage-dPCR:LOD = 0.015ng/mL(比qPCR提高6倍,比ELISA提高41倍)
特异性
对AFB₂、AFG₂、AFM₁、FM、OTA、ZEN、DON等霉菌毒素无明显交叉反应。
实际样本验证
在玉米、面粉、酱油等样本中回收率达85.77%–108.28%。
与HPLC结果高度一致(Pearson相关系数达0.9847)。
探秘微观,引领生命科技前沿!精准偶联,开启分子操作新时代;超敏检测,赋能临床检验新应用!杭州乐为生医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多款科研利器:
• 寡核苷酸偶联试剂盒,实现蛋白分子超灵敏检测;也可用于蛋白蛋白偶联
• 抗体定点修饰叠氮基团试剂盒,实现抗体修饰的精确把控;
• 氨基修饰微球抗体偶联试剂盒,实现自主、简便DIY微球修饰抗体/蛋白;
• 寡核苷酸纯化试剂盒,助力高纯度、高回收率短片段寡核苷酸纯化。
选择乐为生医产品,解锁科研新可能。
技术支持联系电话:13738087339
销售咨询联系电话:18611591243
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或拨打电话咨询!
评论
关于应收款,新产业最新回答!
九安真会玩!利差赚到飞起!
突破!黄曲霉毒素B₁超灵敏检测技术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